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校本教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投稿李小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733次
  • 评分4
  • 53
  • 0

刘心海李小臻

(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542500)

【摘要】校本教材开发是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之一,学前教育专业校本教材开发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职教理念。本文以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例,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校本教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职校本教材开发问题思考

校本教材是围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而编写的一种教材,是校本课程物化的一种形式。它一般以学校为平台,以教师和学生为参与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由课程专家、家长、社区人士等共同参与,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改编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随着国家对校本课程的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也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支持,许多学校也把它视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也大力支持校本教材的开发。于是,校本教材大量涌现。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校本教材的大量涌现并不意味着校本教材的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编撰者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文化素养不同,业已存在在校本教材质量上的差异也很大。本文拟以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例。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校本教材开发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校本教材开发现状

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校本教材开发始于2007年,从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理念出发,注重校本教材的“实用性”和“发展性”,做了以下一些方面的探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1.整体规划,确定校本课程系列的框架,

课程的确定尤其是校本课程的确定主要应考虑学生潜在的发展需求,同时兼顾地域特点、学校办学条件及教师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能力。如在学前教育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中心遵循这样的操作程序:

(1) 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2) 编制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3)教师依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的目录申报选修课或活动课。要求对课程开设的意图、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材选用等作出整体规划并作出文字说明。

(4)学校组成评审小组进行审议并最终确定所开的课程。

(5)教师按审定的科目编制所开课的课程纲要。包括课程设置意图、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框架、教学形式、教学器材等。

2.合理规划课程的基本要求,

恭城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在课程规划中,明确提出校本课程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诉求,充分考虑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专业需要;既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又能适应地方特点,还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同时,对校本课程的要求要与对专业学科课程的要求有所区别,以拓展知识面、培养兴趣、陶冶情操为主,淡化对学科知识、技能的要求。

3.加强研讨,及时调整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是纷繁复杂的,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系统工程,且充满未知的因素。恭城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在教材的选编、器材的配置、评价方式的探索以及目标、要求的调整等方面不断研讨,及时调整方案,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4.根据校本课程系列的框架,开发教材,

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在做了以上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确定的校本课程系列的框架,仅学前教育专业目前开发的校本教材有《幼师生礼仪教程》、《瑶族健身舞》、《学前教育专业岗前特训教程》、《珠心算》、《粤语》等。这些教材都是在教师结合自身特长,提出申请并经学校审议确定后开发的。一旦教师的专长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需求相吻合,那么,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独创性是非常可观的。作为校本教材开发的主体,教师不仅有权决定“怎么教”,而且有权决定“教什么”,这种课堂角色的转换非常有利于教师或者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二、校本教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校本教材的编写往往就近取材,选取“学生最需要的知识,学生能学会的知识”为内容。如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学前教育专业开发的《瑶族健身舞》等校本教材,实用性强,操作难度低,学生容易掌握,为学生当下的学习和稍后的就业都提供了帮助。但这些教材在编写和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1.教材多雷同少特色。由于校本教材缺少科学的校本课程标准的指导,在编写时又大多因陋就简,盲目跟风,一哄而上,为了保证完成编写任务,不得不东拼西凑,或照搬地方乡土素材,或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依葫芦画瓢”,甚至是简单地下载复制。这样的校本教材也就偏离了“校本”的宗旨。尽管要完全避免和其他教材雷同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创造都是踩在别人肩膀之上进行的,关键是在参照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融入本校特色。

2.教材多经验堆积少理论支撑。师资不能完全满足开发优质校本教材的需要。表现在现有的青年教师大多是刚从高校毕业就直接分配到中职学校工作,工作过程中又较少有实践锻炼和继续教育的机会,技能及实践经验比较欠缺,而多数中老年骨干教师也是从普教转岗而来,既缺乏课程理论素养,又缺少教材编写技能,要全面地开发某一专业的校本教材系列,确有一定的困难。为完成任务,他们只好把自己掌握的某方面知识和教学经验进行梳理,编入教材。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没有成熟的理论支撑,校本教材质量往往无法保证。

3.教材使用多限制少常规管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这三类课程在学校层面始终是以加法方式共存,而国家对中职学校课程设置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必须按照《教学标准》规定开足课程。那么,在校本课程不断膨胀的过程中,不仅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争课时的问题时有发生,而且师生负担也在不知不觉中加重。其结果,有些校本教材便自觉地退避到图书柜赋闲,有些校本教材使用时也疏于常态推进,只能应付了事,其效果大打折扣。

4.教材多开发少推陈出新。校本教材开发有其实效性和时效性,也应不断推陈出新。如我们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多在广东沿海发达地区幼儿园工作的需要,开设的粤语和珠心算课程曾受到各方面好评,教材也被周边其它一些学校采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珠心算已在这些幼儿园不受欢迎了,可学校层面,它还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1.强化科学民主决策,开发团队齐心协力。刘延东副总理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工作委员会颁发聘书仪式上指出:“教材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治性、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必须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科学民主决策,完善决策的智力支持系统,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形成推动改革的合力。”同时,教材开发过程仅凭一所学校的专业教师是有限的,何况校本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上也不是一人一校的事,那么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就可以调动一切有利的因素,至少是某一个地域的领导、教师、教研员、学者及行业中的专业人士等各种因素齐心协力来承担开发校本教材的重任,校本教材的开发才会更具有专业性、前瞻性和可借鉴性。

2.不断提高教材的目的性和实用性。校本教材是以学校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为价值取向,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的实用性教材。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材的内容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索”,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校本教材开发决不能滥竽充数,必须有实用价值。尤其要关注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材内容也应不断调整。诸如,在开发学前教育专业校本教材时应根据国家最新的规定及时进行内容更新。此外,还应根据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及时地修订教材内容,甚至淘汰过时的校本教材,让校本教材更能适用于学生。

3.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材的开发应将知识性的材料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化难为易,注重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校本教材在编写形式上可引入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适合专业教材开发的模式,在内容安排上应有一定的弹性,还应考虑职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动手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中注意多设置一些动手操作,少设置一些理论讲座,多一些实践体验,少一些课堂说教,变学生“厌学”为“乐学”。因为,就当前职校而言,让学生学起来是第一位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价值。

总之,校本教材深入发展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但开发和使用校本教材要慎重,要有必要的监管,并确保国家《课程标准》的实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唐仁斌,深刻领会评估内涵促进校本教材建设[J]陕西教育,2008(12)。

[2]崔允漷杨璐,开发校本课程不是编写校本教材.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11日第5版。

[3]张润娥等,校本教材的开发与思考[J]陕西教育,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