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散文阅读谈阅读教学

  • 投稿菜花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424次
  • 评分4
  • 66
  • 0

◆江苏省新沂市合沟中学 叶 斌

【摘 要】文章以散文阅读这个点,由点及面来探讨阅读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当今新课改的形势下,笔者认为必须确立先进的阅读理念,以课堂教学为支柱,融合社会教育这个界面,认真总结阅读方法,倡导真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自己和他人,了解自然和社会,以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散文阅读;阅读教学;真阅读;走进社会;常规题型等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123-02

散文,形式灵活,可以写人叙事,也可写景状物或阐发议论,一般以抒情为主基调,从细处着手发表的情感体验,说出自己从自然、社会、人生中的独特体验和启示。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阅读学好了,阅读能力才是真正的提升。笔者曾在写作指导课上这样“调侃”我的学生:“某些同学的作文写的是真正的“散文”,形散了神也散了。”散文看似谈天说地,其实在这看似散乱中总有一个灵魂统摄着,如何抓住散文的魂,看清“形”和“神”之间的联系,让所有问题变得简单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一、利用课堂真阅读

复杂的阅读文本很难读懂,特别是散文,很多学生根本读不进去,看完之后还是一头雾水,在紧张得让人窒息的考场上更是如此,所有阅读能力的培养亟需平时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急功近利,只教阅读技法,要注重训练学生读教材中的课文、试卷阅读中的文本,重视学生说出自己读后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不要刻意往所谓“标准答案”上引导,要引导学生将阅读体验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比较。因此,我们平时的散文阅读训练不能被动地照本宣科,而要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走出来”,去发现、去构建、去创造新的东西。

何为阅读?它是我们和文本进行对话交流的过程,你必须走进文本中去体会挖掘,然后再走出来去构建新的东西,而这种对话的桥梁就是“读”。有很多教师怕课讲不完,肆意地掠夺学生的读书时间,这是舍本逐末,试想下:文本都没懂,学生从哪分析何来体验啊?你讲得唾沫横飞、激情四射远不如让你的学生全神贯注、声情并茂地去读。正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特级教师李吉林就说:“老师的讲解分析不可能代替学生的主观感受……因此,我主张读得多一些,讲得少一些,练得多一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感悟、品味文章中的真味。散文难懂,那就让“读”作为开启其阀门的钥匙吧!

语文新课标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文章内容要读,把握作品作者的情感更需要读。这种读是需要融入自己的心智情感的“真阅读”,而不是头动尾巴摇的简单翻唱。当然,读的形式因作品特点、篇幅和读者喜好可以进行甄选,朗读是最主要的方式,但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也要训练,需要理解的关键段落那就得精读,第一遍整体感知那就只需略读,删选并提取有效信息那就要浏览。根据不同体裁的阅读文本,我们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圈点勾画,例如:散文中我们可以划出文章的情和理,说明文我们可以划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和每段的说明中心,议论文我们可以划出各种论点论据……总之,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懂文章,你就得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不然你无法应付中高考中那大流量的激扬文字。有人把语文课堂简单的总结为四个字“听说读写”,笔者认为,至少得加上一个字“悟”,所谓悟,就是在阅读课堂上要感同身受地去体会作品之所写,教师之所讲,自己之所惑。有了悟,才能让阅读插上想象、创新的翅膀,而不落入简单地抄写背诵这些照本宣科的流俗。我思故我在,学而不思则罔,做一个有思想的阅读者吧。这才是真阅读,给学生多一点阅读空间,让语文教学回归本源。

二、走进社会品人生

社会永远是一篇读不完、品不尽的散文阅读文本。行万里路如同读万卷书,在家里宅着,在电脑前坐着,在教室里缩着是不会让学生知道人生百味的。现在的这些90后、00后们有太多不知道幸福从哪里来,指望他们去读懂晦涩的散文是不现实的。我们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始终要有一条:在阅读中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而要贯穿这些光靠课本是不行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体会亲情关爱的港湾,而社会是一座百炼成钢的大熔炉。

阅读写作好的人都是那些感情丰富、有万千社会阅历的人,没有漫游哪来李白的浪漫诗篇,没有经受大起大落、世态炎凉哪来曹雪芹的红楼一梦,没有经历过文革动荡、生离死别哪来宗璞从紫藤萝的兴衰中悟出的生命之永恒……现在的学生太难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和失败中的酸楚了,这些真实的情感体验最好的获得方式是让他们亲身体验。有个教师常年让学生写生活日记,并且自己不厌其烦的批改,和他们交流体验,笔者随手翻看,发现学生们基本上就几句话来概括生活中的细节,其中不乏一些琐事。笔者当时对这样的做法嗤之以鼻,心里暗笑她的迂,可随后发现自己错了,没有这生活中点点滴滴地积累,何来那些洋洋洒洒的流芳之作。

小鸟回归山林才能悦耳歌唱,水滴融汇大海才能永不枯竭,学生只有走进社会才能茁壮成长。让学生成为明是非、知轻重的人吧,教育终归是“人的教育”,这个人不仅要四肢健壮,更要感情丰富,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去解放思想,树立“大语文”观念,将阅读教学根植于社会的土壤之中。

三、常规题型觅方法

散文阅读经常是中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出压轴大戏,散文阅读攻克了,其它阅读也就小菜一碟了。笔者通常在阅读教学上以散文阅读作为突破口,加强散文阅读的训练来带动学生们整体阅读能力的上升。散文阅读具有一般阅读题的共性,通常会出现四种题型,分别考察学生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鉴赏文章重点字词句的能力和拓展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提高学生的这四种能力就成了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首先,来分析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要求学生在读完文本后能用精炼、准确的语言概括文章中景物的特征、人物的性格、事件的始末以及作品的意义。比如概括事件,要让学生在文章中找出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和关键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始末等。在概括时一定要教会学生们语言的凝练准确,联系题目的限制要求(例如用多少字来概括……)。2009徐州中考《我的母亲》节选,第一题:以上两段文字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我”的母亲的?其实就是概括母亲的性格,既严厉又慈爱。

其次,来看看筛选信息能力的训练。文章反馈的信息星罗棋布,有显性也有隐性的。如何既准确又迅速地找到它们?先得看清题目的要求,其实在读文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一些表达作者情感和观点的句子圈点勾画出来,然后我们按要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整合形成答案,为了保证答案的准确和完整,可以研究下所给的分值和提供的填空空间大小。例如: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中让学生串联杜小康的成长经历这种题型。

接着我们来探讨下鉴赏字词句能力的培养。这个几乎是散文阅读的必考题,但题型多变不易得高分。以句子的鉴赏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

1.我们首先要把鉴赏的句子放到文章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来分析它的含义和在文章当中的表达效果。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

2.特殊位置的句子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分析,例如开头的句子,应思考它是否卒章显志、首尾呼应、吸引读者和下文做铺垫等。《紫藤萝瀑布》一文开头独立成段“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个开头的作用就可以从这几方面去分析。

3.散文中不乏语言优美、形象的句子,这种句子一般有做题步骤:先解释句子中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多为形容词和动词);再看看有没有运用修辞格,通过分析修辞的作用来鉴赏句子;紧接着看看有没有运用常见的写作手法(铺垫、渲染、衬托、暗示、象征、悬念、烘云托月、虚实相生、欲扬先抑、动静结合、联想和想象等);当这些都找不到时,联系文章的主旨(情和理)就一定能解决。例如:“那一串串的花朵上浅下暗,像盛满香料的杯子,清清的花香在春风里一次次掠过纯净、宽广的天空,香飘四方。”请从散文语言的角度赏析这句话。(节选徐州市2012年中考题《凝望一棵开花的树》。)

最后一种能力叫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学生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做前提,在这前提下我们要注意拓展绝对不能离开文本主旨信马由缰侃侃而谈,要把文本内涵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言之成理,同时注意答案的层次性、条理性。这其中联系主旨最重要,总结起来八个字:借鸡生蛋,偷梁换柱。这里的“鸡和梁”不言而喻就是文章的主旨也就是散文的“神”。答题形式可以采用“观点+材料”的构建方式,先一句话亮出你的观点,接着摘录文章材料来论证,再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总之这种题型就像个微型小论文。例如:读《紫藤萝瀑布》,观点是作者由花入手,由看花、议话、思花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其实作者的经历不就是我们大家的感悟吗?

阅读题就是通过一系列思考题考察你有没有读懂这篇文章,说得容易,训练起来却千头万绪,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实例去帮助学生领悟。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