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猪肚·豹尾——《荷塘月色》教学思路探析

  • 投稿姚泽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692次
  • 评分4
  • 16
  • 0

赵 建

“凤头、猪肚、豹尾”是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对文学创作的要求。即开头要像凤头一样鲜艳、美丽,从而吸引读者读下去;中间要像猪肚一样厚实、丰富,让读者读了能够有收获;结尾则要像豹尾一样强劲有力,能够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这要求,至今仍是作家努力的方向,也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希望。笔者想,阅读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因此,笔者在进行愉快教学的教改实验中,尝试用这样一种思路进行某些课文的教学设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以《荷塘月色》为例进行说明,请高中语文教学同仁批评指正。

一、凤头

上课伊始,笔者登上讲台后一言不发,首先在黑板上信笔画了一个粗线条的圆,并把粉笔横捏,在圆的中间“施以淡粉”。然后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因为课前曾布置预习,学生知道要上这一课。这时大部分同学都会认为是月亮。笔者在否定了他们的种种猜测之后,告诉他们:“这是《荷塘月色》一文的‘写意画’。”要求他们在这一课中注意思索笔者为什么这样说,并且允许他们随时把感悟的答案告诉笔者。此举旨在激趣。

接着笔者就给他们范读课文,同时配以低微的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2乐章(此乐章表现的是莫扎特的一段与朱自清有些相似的感情经历,同时也提示学生这就是“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找不到可用小提琴协奏曲《粱山伯与祝英台》代替)的录音。读前让学生注意思索这篇文章的基本风格是什么,哪些语句是直接表现作者的感情的。

二、猪肚

读后,在同学们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笔者以课文第l、2部分为例略加指导:课文是通过创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第一部分),流露作者那淡淡的哀愁;通过表现荷塘四周的情景(第2部分),烘托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两个字体现了全文的基本风格。“淡淡”的哀愁(“颇不宁静”)和“淡淡”的喜悦(独自欣赏荷塘月色)交织在一起,似烟似雾,笼罩在下面所描绘的“荷塘月色”图上。

在重点分析第三部分“荷塘月色”之前,笔者又见缝插针,结合说明为什么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致引起“淡淡”的哀愁,向学生讲述本文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矛盾的心理、抑郁的情绪;以“作者欣赏到了怎样的一幅图景,以致引起了他‘淡淡’的喜悦,他又是怎样把它描写出来的”的提问,很自然、顺畅地过渡到对文章重点部分(4~6段)的揣摩和分析。

笔者在让学生集体朗读4~6段之后,让他们思索,并在讨论的基础上让他们明确下面一些内容:在描写月下荷塘和荷塘四周时,作者描写的景物、顺序、方法和特点;写荷塘上的月色时的侧面描写;叠字的运用,用词的精当、富于表现力等。要求他们能举一反三(如从“月下荷塘”类推“荷塘四周”),并要求他们课后注意根据描写的顺序背诵4~6节课文。还通过荷花图谱投影让学生分析哪些是“袅娜地开着的”,哪些是“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等等,将教学过程形象化。

笔者在组织学生讨论“作者的感情在作品中有没有发展变化?它与作品的景物描写是怎样交织、融会在一起的?”及“文章的整体结构是怎样的?”这样一些问题时,设计了如下练习,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请画出作者的游踪点。

2.请说出作者与每个游踪点相对应的思想感情。

学生大多数都能正确完成,笔者又在他们分析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点拨。

1.即景抒怀,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荷塘月色是美的,令人陶醉的,但作者是用大自然的美来反衬社会的丑。所以,荷塘月色中的所有美景,都笼罩着作者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2.文章的行文线索有明线(游踪变换)、暗线(情感变化)两条。无论是明线还是暗线,都是圆形的。从明线看,作者走出家门——小煤屑路——荷塘(欣赏荷塘月色)——原路回家。从暗线看,作者情感不平静——寻求平静——得到平静(欣赏荷塘月色)——又不平静。明线、暗线巧妙、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作者的一段心理历程。这种行文结构也巧妙地告诉读者: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想超脱那个社会现实是不可能的。(这也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当然,它们的主旨是相反的)作者在荷塘周围、明月之下能够偷得“片刻的宁静”、“淡淡的喜悦”已是难能可贵的了。

三、豹尾

讲到这里,学生已极有可能自己悟出笔者一上课时画的那个涂淡粉圆圈的意味了。如果有学生在课上抢答出来,教师可用事先准备好的小奖品予以鼓励。笔者给学生的奖品是一幅油画——《蒙娜丽莎》。

如果没有学生能回答,教师则可先启发、引导,最后抖开这个包袱,释开这个谜:“结构是圆的,色调(风格)是淡的,这,就是《荷塘月色》。”

不管是学生悟出的,还是教师说出的,都应当让学生将这句话高声地齐读两遍,然后在简单地布置一下作业后即宣布“下课”,在余音绕梁之时戛然而止。

(赵 建 江苏省新沂市瓦窑中学 22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