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自军、胡德钢、陈燕等来稿摘编

  • 投稿魏大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265次
  • 评分4
  • 60
  • 0

甘肃 雷自军谈

一节优秀的课堂教学总会存在一些纰漏或瑕疵。况且课堂教学有时复杂多变,难以准确无误地达到课前设计目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也不是圣人,不可能保证每堂课不出一点失误。关键在于课后去总结,去反思预设目标是否过高(低)、教具演示和应用有没有发挥最大效果,重点难点处理表述是否清楚、教学内容有无多余,学生配合默契程度如何等。一位老师在上校级公开课时,带了几件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因为平时不怎么在课堂上使用这些乐器,结果在课堂上,学生觉得好奇,不顾教师的课堂要求,只关注乐器的敲敲打打,根本不和老师配合,课堂秩序一片混乱。所以课后反思失败之处,以免再次出现。

江苏 胡德钢谈

动作创编在小学音乐教材里有很多,用心观察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动作只要稍加改变就可以了,如果单纯学习这些动作,作为男教师不容易,而且枯燥,学生没有兴趣,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就不一样了。例如一个扫地的动作,学生做出假扫地动作很简单,然后我们把这个动作后面再加入两下踏步,就变成三拍子的节拍动作,学生来了兴趣。再例如六年级《谐虐曲》,六年级学生本身不喜欢动(可能是由于年龄原因),但是我发现他们最近喜欢在一起挤来挤去地玩耍,我把这个动作搬进课堂进行节奏传递,拍出简单节奏和动作,一挤下一个同学以节奏传递,将《谐虐曲》音乐的动作完成律动,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这些动作的创编会打开学生的思维,进而学生会发现更多生活中有趣的动作来进行创编。其实动作创编不需要老师每天挖空心思地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打开学生的思维,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无限大。

山东 陈燕谈

在发声练习、视唱中就初步要求学生视谱歌唱,视奏也同样要“一目数行”,这就是培养学生的速视能力。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重讲练结合、学用一致,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逐步具有识谱、唱歌的能力。教师应做到讲一点,练一点,切莫只讲不练。如讲了切分音符,就要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应把识谱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唱歌教学中,教唱新歌时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唱好曲谱。在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音符的时值、高低后,不要一句句带唱,这样会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学无长进。可从曲谱中选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重点指导。难点突破后,其余部分让学生独立练习视唱,使学生在视唱中有所收获,激发兴趣,提高视谱能力。

山东 戚春萍谈

《红蜻蜒》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环球采风当中的第三课,歌曲为三拍子两个乐句组成,节奏明显,旋律优美抒情。四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能力较低年级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因此应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本节课导入环节我认为是个亮点环节,我以环球采风聆听音乐切入突破点,通过聆听中国、韩国、日本的音乐片段来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重点感受日本音乐风格特点,以听觉入手初步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速度、节拍,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听辨节拍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等,力求让学生在音乐诸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与增强。

辽宁 尚岩谈

要想顺利地完成合唱的教学,音乐老师们最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合唱曲目的选择。虽然适合合唱的曲目很多,但是由于年龄、性别、知识层面等各种因素的制约,选择一个合适于小学生群体合唱的曲目,便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这个阶段,小学生的兴趣和他们自身的条件都与其他群体不同,老师应该选择合适于他们嗓音、知识面,且能够贴近他们的生活,能让他们产生浓厚兴趣的歌曲作为合唱的曲目,这样他们才会在相对枯燥的排练中寻找到快乐与激情。另外,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审美和知识面的不同,教师在选择歌曲的时候也需要做出区分。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一首欢快的儿歌能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却会觉得幼稚无味。而高年级喜欢的歌曲或许低年级的孩子根本无法理解,更无从谈起感兴趣了。

浙江 张菊红谈

借班上课前那几分钟交流,虽短暂,但是却包含了师生情感共鸣的一个个跳动着的美丽音符,是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一座旋律的桥梁。“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摆好阵势以后出战,这是打仗的常规,但运用的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思考。课前交流是习惯,但是如果将这短短的几分钟有效地利用起来,在细微处做文章,与学生能心灵相通,才能把接下去的课上得精彩。真诚、用心地相互沟通与交流,打破僵硬固定的格局模式,“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心也随之起舞。只要我们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思考,不要有“好为人师”的痕迹,只要眼里、心中有学生,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教学环节都是精彩纷呈! 一曲《琵琶行》,弦弦师生情。

山东 陈燕谈

多声部听觉能力是培养多声部歌唱能力中的重点问题。相关的基本训练则应在每节课中安排几分钟来完成,或者通过一定的小组比赛来进行训练,这样有助于学生培养一双具有音乐素养的耳朵。比如,我们进行“蹲下起立变音高”的游戏时,教师先后弹两个单音,第一个弹标准音“5”,第二个音如果比标准音低的则蹲下,比标准音高的就起立。又比如,变音高的左右手指法,教师先后弹出的两个不同高低的音,学生通过朝下指或朝上指的方式表示高低,可以用左手表示第一音,用右手表示第二音。同时也应该把多声部教学渗透到歌曲教学前的发声练习中。比如在进行相关的“音符宝宝你我他”的联系中,训练过程可以包括任意运用音的三度关系等,这样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在每节课中,并通过有趣、形象、简单的游戏来保证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使得学生自身对于音准和听觉的敏感性不断加强。

浙江 周麟谈

音乐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合着钢琴伴奏好像每一个孩子都会唱的旋律,一离开钢琴都走调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音乐感知并没有形成,学生没有从本质上记住旋律,也就唱不好。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先不要盲目地演唱,要先多进行有效聆听,让聆听时刻贯穿整个课堂。比如一些学生以为熟悉的歌曲,让他们先不要盲目地大声演唱,因为每多唱一遍,错误的音准就会重复一遍,这样多次重复,学生永远也不会唱对正确的旋律。我觉得可以采用“张口闭唱”的方式,营造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进行聆听式的默唱。如此一来,学生会辨别自己的音准是否准确,声音的状态是否一致等,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音乐旋律。

河北 乔亮谈

童声合唱音响平衡的练习,良好的音准和节奏,是合唱最为基础的因素,而音响的平衡是合唱层次的基础,也是合唱艺术最重要的核心。音响平衡是以音色和力度为依据的,为了能够正确的表现音乐的风格以及特点,要求学生能够有能力的控制自己的声音大小以及声音的色彩,已完成合唱音响的平衡关系。而在具体的排练作品当中,处理其整体音响的平衡关系,就要着重解决音乐肢体要素之间的音量分配问题,因此音响平衡也体现在纵横两个方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